工程力学专业优秀校友专访之六—2003级校友陈云娟
作者:金沙js4399首页 日期:2020年08月31日 21:24 点击:
“勠力同心二十载,稳中求进开新篇”,在山东科技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办学二十周年之际,特推出“优秀校友访谈专栏”,让我们一同跟随力学专业优秀毕业生们的脚步,回顾他们多彩的校园生活,了解他们与力学邂逅的故事,共享他们大学阶段的求学成长经验,聆听他们对力学专业学子们的建议。
本次访谈我们邀请了工程力学专业2003级校友陈云娟为我们讲述在校期间的那些事儿。
大学伊始,陈云娟并没有传说中的上大学就解放的感觉,反而觉得身边藏龙卧虎,学习更加努力。大学四年,陈云娟的学习成绩始终排在班级前几名,担任过自律会副主任,获得过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二等奖等,学校、学院的各种优秀学生奖项也基本没有落下。她本科毕业后选择保送本校读研究生,师从谭云亮教授和赵同彬教授,硕士毕业后进入济南时代试金集团工作半年。为了追寻儿时的梦想,陈云娟又考入山东大学读博士,师从李术才院士。
陈云娟的父亲是教师,姥爷也当过教师,她从小接触最多的职业就是教师,她说自己对这个职业充满了敬意和向往,从小的理想就是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,她也一直在往这个方向努力着。博士毕业后,陈云娟来到山东建筑大学任教,实现了儿时的梦想。她说:“如果时光倒流,让我重新选择自己的职业,我还是会义无反顾的奔向教师这个行业,努力将自己的光和热奉献给我的学生们。”
师姐采访时间
学习经历回顾:
Q:在您学习期间对您影响最大或者您印象较深的师哪些老师,您对他(她)们印象较深的原因是什么?
A:在山科读书期间,对我影响最大的老师有两位,谭云亮老师和赵同彬老师,他们两位有个共同点,对待工作都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。经常晚上十点,两位老师的办公室还是灯火通明,一周七天,基本没有休息日。还记得我们在一楼实验室跟着赵老师学习的时候,那时候赵老师要求我们打卡,一天三个时间段打卡,上午几点来几点走,下午几点来几点走,晚上几点来几点走都要写到黑板上,这段时光记忆犹新。两位老师的这个品质对我读博和工作都影响非常大,每当想要偷懒的时候,我都警告自己,老师们那么牛了,还依然刻苦,我有什么资格不珍惜时间,而且更加明白了“吃得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”的道理。既入谭门,终生谭门人,我们必须把谭门的务实努力精神传承下去。
Q:在山科的四年的学习与生活,对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?
A:自信。虽然很多大学都扩招,考入大学并非难事,但有没有上大学毋庸置疑在每个莘莘学子心中还是举足轻重的。考入了大学,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强的认可度,可以接触到更加优秀的人群,“近朱者赤,近墨者黑”,社交圈、学习圈提升了,人的整体素质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。
Q:不知道您有没有持续关注母校的发展,您觉得现在的科大和您读大学时最大的区别是什么?
A:虽然毕业了,但山科始终是对我影响最大的学校,在那里遇到了待我如父、如兄的老师们,遇到了以后学业和职业中对我帮助巨大的兄弟姐妹们。从我03年进山科、体会山科,到现在已经17个年头了,我看到的是山科人在各行各业的凤毛麟角,看到的是出来人对山科的怀念和自豪,看到的是山科人自始至终的坚持和努力。现在的山科比我当年读大学时候的山科更加壮大,更加有底蕴,山科一直在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开创新高,我始终以山科人为自豪!
Q:校园里最令您留恋的地方是哪里,有什么故事可以与我们分享吗?
A:这个说出来,就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吃货本质。我最留恋的地方竟然是学校后面的商业街和南门的宝丰城(这已经是历史了,估计在校的学弟学妹们是不知道的)。现在时不时还会想起,还想吃商业街五元钱就能买到的一大盆凉皮,想吃宝丰城里实惠的不能再实惠的熏肉大饼,还有酸菜羊肉……
Q:大学期间您做过兼职吗,您如何看待大学生兼职的问题?
A:我研究生的时候曾经在烟台的黄金职业学校做过一个月的兼职,谭老师当时是不支持的,但也没有反对。现在回想起来,我认为适当的兼职是可以的,但仅限于适当。因为,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学生为了全力以赴地应试、考大学,可能从小到大多数是在温室里长大的,他们不理解家人挣钱养家的辛苦,也不知道自己所学的东西到底有没有用,将来走到社会上能做什么,从这个层面上讲,兼职可以给我们一定的解答,让我们懂得了父母养家的不容易,让我们对自己的专业和就业前景有了初步的认识。但是,还是要劝告一下年轻的学弟学妹们,要洁身自好,不要过早地被社会中的乌烟瘴气传染,不能影响正常学习,更不能扭曲人生观和价值观。因此,自制力强的同学可以适度兼职,但自控能力较弱的同学,我建议大家先在学校里好好修炼,等时机成熟了,个人自控力较强了再去接触社会。
Q:您对大学谈恋爱有什么看法或建议?
A:大学里谈恋爱不可避免,也无法控制,这是青年人心理和生理成熟的体现。乐观的、向上的恋爱观可以使两个人同时进步,而不成熟的恋爱观可能会毁掉一个人的学业,甚至有可能是年轻人的生命。既然,大学里谈恋爱不可控,那就只能从学校、学院的层面上尽可能多地开设一些相关课程,加大辅导员的监管力度,多关注、关心年轻人的心理健康,引导其形成积极正面的恋爱观。
事业发展感悟:
Q:您本科毕业以后选择的是考研、创业还是直接工作?您对当代大学生毕业后的道路有什么看法和建议呢?
A:我本科毕业以后选择了保研(当时保研只能保送本校),谭老师曾经极力推荐我去更好的学校读研究生深造,但那时候我个人缺少规划,对名校没有太多概念,不想改变环境,最重要的是觉得能跟谭老师读研究生,比去其他学校要好很多,最后选择了保送,这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。但也幸亏成为了谭老师和赵老师的学生,他们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,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,至今对我影响深刻。
Q:在您的工作历程中,有没有发生过一些重要的波动或转折?
A:跟着谭老师和赵老师读了三年研究生后,我进了济南时代试金集团,这个公司集试验机研发、改装到销售一体化,是比较大规模的集团,我在里面担任机械工程师。工作非常轻松,但越轻松,我内心也就越空荡。工作了半年多的时间,在那几个月里,我很纠结也很苦闷,无数次扪心自问,这是不是我想要的工作?如果我的一生都在这里会不会开心?最后我的答案是我不开心,非常不开心,我要考博,就算博士期间再苦再累,也绝不后悔,就这样,我成为了山东大学李术才老师的博士生。
博士毕业后,我来到了山东建筑大学任教,主要还是为了和我爱人的单位离得近,更能顾家。我入职后的第二年被评为了副教授,速度算是很快,这得益于恩师一路的栽培。实现了从小的梦想,我很感恩也珍惜现在,感觉幸福指数“爆表”。
Q:您觉得我们力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如何?据您了解,我们的校友都在哪些岗位工作?
A:力学专业就业前景还是非常乐观的,领域也非常广,上天入地,无所不能。同学有的从事航天事业,有的进了施工一线,有的在设计院,还有的在高校,这些主要还是干老本行。但我们的力学就是这么神通广大,我们的学子还能搞软件,搞房地产,搞装潢,搞黄金……只有想不到,没有做不到。而且不少同学的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,一年几十万不是难事。更让我们自豪的是,学力学倍有面儿,一听咱是学力学的,都给竖大拇指,觉得我们是高智商的人!
Q:您毕业工作以后有没有怀念过大学时候的时光,您认为学生时代和工作以后最大的不同是什么?
A:大学时光如童话般美好,学生时代是青涩的也是任性的。作为学生,允许短时间内任性甚至狂妄,允许一定程度的犯错,允许法律范围内不计失败地向前冲,因为年轻,输得起。但是工作以后,你必须成熟,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出错,什么事情都要考虑后果,没有人肯为你的错误买单,没有人在你的人生路上像老师那般地迁就你、引导你,你要从被照顾者转变为照顾者,要做能顶大梁的人。当然,这并不代表工作不好,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美,学生时代纯美,而工作阶段会更有话语权和成就感。
Q:您在职业生涯中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什么?
A: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情是学生可以放下戒备,敞开心扉的和我聊心里话,他们能够充分地信任我,配合我的指导,我们能够一起拿国家大奖,一起参加各种比赛。等他们毕业的时候,他们能够为了跟我辞别,专程在学校等着,甚至推延回家的行程。我现在越来越明白,作为老师,无私奉献是多么难能可贵,我们要发自内心地走进学生的生活,想学生之所想,急学生之所急,等许多年之后,他们回想起来还能说我是一名好老师,还认为从我这里学到了有用的东西,那将是我最自豪的事情。
师姐寄语:
进了山科的力学专业,首先我是要恭喜大家的,选对了学校、选对了专业、更选对了老师,离着成功就只差选对个人态度了。
作为过来人,接触了不少学校和老师,我们这儿的老师不愧是万里挑一的好老师,对学生负责,对教学认真,对大家理解、包容。因此,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信任,信任自己的选择,信任老师和学校,跟着老师的步伐不断努力并取得进步。
除此之外,建议学弟学妹们还能做到:
一、多跟君子交往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,不要被浮云遮望眼,做善良的人。
二、要学法懂法,明事理,因为一步错,百步歪。
三、履行学生职责,学好课程,尽可能早地了解专业特点,作好发展规划。
四、好好享受大学生活,尽情绽放青春,珍惜纯真的师生情、同学情,无悔青葱岁月。
校友简介:
陈云娟,山东科技大学工程力学2003级校友,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。
山东土木建筑学会地下空间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,中国力学学会会员。主要从事地下工程围岩稳定分析理论及控制技术、非连续变形分析技术及地害防灾减灾方向的研究,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、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及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8项,参与多项国家级、省部级及企业委托课题。以一作或通讯作者发表SCI 、EI收录期刊论文20余篇,授权国家专利10余项。担任《Geomechanics and Engineering》、《中南大学学报》、《隧道与地下工程灾害防治》等国内外知名期刊审稿人。
荣获第三届全国高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,荣获山东建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;多次被评为土木工程学院优青、山东建筑大学优秀指导教师、山东建筑大学创业学院创新创业导师等荣誉称号;指导学生多次荣获国家级比赛特等奖、一等奖。